首页

学校召开2022年新文科视野下高校美育建设报告会

  10月21日,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2022年新文科视野下高校美育建设报告会开幕,副校长那广利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邀请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王一川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王鹏澂教授作报告,会议由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福存主持。本次会议采取腾讯会议和小鹅通直播的方式开展,校内外师生2800余人参加。

1.png

那广利副校长致辞

  那广利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应立足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及创新路径建设,打造具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的高校美育课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他希望各校教师能以美育为纽带,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新文科视野下高校美育工作新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王一川教授以中国艺术心灵传统与当前美育为切入点,强调美育与中国艺术心灵的回溯,他认为当代生活无法离开传统,传统是当代生活之魂,传统中的创造性价值应在当代传承。通过列举现代的美学家以及相关案例阐述中国人心灵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和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艺术不同的独特性观点,他指出,这种艺术本性是贯通于各种艺术门类间的。在现代性体制怀抱中涵养中国艺术心灵传统,应成为当前大学美育课程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

2.png

王一川教授作报告

  王鹏澂结合全民美育视角下通识性美术教学传播的思考与实践发表演讲。他指出美术教育不等于美育,而美术教育是实现美育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美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在于促进个体形象思维的提升、对脑的开发、共情能力的提升以及视野格局开阔的培养。对于教育来说,人健康的心理素质、开阔的视野格局、良好的精神状态、丰富的情感与他们的知识学养和专业技能一样重要。而对于专业美育工作者来说,综合协调教育资源、更深更广地传播通识性美术文化、提高受众素养、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的荣誉感也是职责所在。同时,他提出打造艺术公选课程群、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建议,期待美育工作能够切切实实在国民素养全面提升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助力民族复兴和社会发展。

3.png

王鹏澂教授作报告

  整场讲座持续三个小时,王一川、王鹏澂两位教授从不同视角阐述美育的建设,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案例,让大家对当前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美育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建设理念、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学校高度重视美育教育,通过搭建高校美育建设报告会等平台,以高水平讲座和报告,提升师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                    

文图/高家骥 审稿人/曹福存、朱岩


  王一川简介: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暨文学院教授。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主要领域为文艺理论、艺术理论、美学、影视批评。著有《意义的瞬间生成》《修辞论美学》《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第二重文本》《艺术公赏力》和《跨文化艺术美学》等。主讲课程:“文学概论”“美学原理”“艺术学原理”等。主编教材《大学美育》《艺术学原理》《美学原理》《文学概论》《美学与美育》《新编美学教程》《大众文化导论》等。


  王鹏澂简介:本名王鹏,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美术与设计系主任,艺术学博士,获北京青年骨干人才称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美术书法摄影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工笔画作品参加“第十一届、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三届、第七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等大型美展20余次,出版《中国式表达:中国画图像系统建构研究》《王鹏工笔人物创作解读》《芳香之旅:王鹏工笔人物画辑》等专著8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6项,校级教改课题10余项。慕课《中国传世名画鉴赏》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获北京市美育案例一等奖、大成国学奖教金、彭年杰出青年教师奖等奖项。人民网给予专题采访报道“工笔画家王鹏:给时代一份理想化的美。”2022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中国传世名画”系列。


来源: 艺术设计学院 添加时间: 2022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