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广利指出,流动站综合评估是对我校博士后工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阅,关系学校的发展,要以本次评估工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内涵建设和综合管理,加大博士后招生宣传、修订博士后管理文件、完善博士后培养方案、制定科学的博士后考核任务,建立招生、管理、培养、考核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切实提高博士后科研创新能力,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轻工技术与工程流动站相关工作人员分别对各自流动站的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校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就流动站进一步建设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学校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两个。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4年批准正式设立,现有科技部批建的海洋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国家级和部级科研平台,拥有原值近2亿元的高精尖设备,为博士后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流动站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通过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鼓励博士后参加高端学术会议,不断提升博士后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化视野。
轻工技术与工程流动站于2019年批准正式设立。现有生物催化技术国家与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国轻工业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流动站始终把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作为核心工作,已培养出2名获得国家级人才称号的优秀博士后。
多年来,学校始终把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作为博士后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为博士后研究人员营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创新氛围,发挥好学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人才聚集与孵化作用。自设站至今,两个流动站已累计培养博士后66人,主持承担国家级项目53项、省级项目41项,申请专利96项,发表论文253篇,其中SCI收录217篇,EI收录15篇,成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一支有生力量。
文字/朱南
编辑/朱南
审核/朱南、唐晓宇、王鹏
编辑/朱南
审核/朱南、唐晓宇、王鹏